理性看待银行的差异服务 |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00 | 浏览次数: |
![]() |
来源:佛山日报 作者:伊可 银行每次推出服务改革大多会引起是非争议,收年费、跨行查询收费如此,周日不开门、限时办理低金额业务亦如是。日前,广州市商业银行推出公务员专用工资卡(红棉金卡),同样激起了各方的强烈反应。领取红棉金卡后,全市5万公务员按照本人的职级,获得以其本人工资年收入的一定倍数作为授信额度的可循环使用消费贷款,额度最高达100万元。 对于公务员享受个贷优惠,质疑和不满的声音集中在几点:优惠为何首选公务员?公务员是特权阶层吗?专用卡是否滋生腐败?个贷优惠难道要鼓励公务员当“红顶商人”?理性的质疑和客观的分析有利于我们厘清事实、正确判断。但争议声中也不乏偏激之见,有人说公务员银行卡暗藏腐败“创新”,直指所谓的红棉金卡是一张涉嫌腐败的问题卡;更有甚者提出个贷优惠是“公权私有化”。 后两者的偏激之见,我是断不可认同的。根据“权力寻租”途径大大减少的分析,断定“红棉金卡”是权力创“租”,继而揭示其腐败实质,我不能不叹服论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和牵强的前因后果。至于说个贷优惠是“公权私有化”,那更是冤,明明是银行的作为,却认为“公权”在公务员贷款领域被“私有化”了,世上有这样的道理吗? 理性看待银行的服务改革,首先要以银行为本位主体。银行对公务员实行个贷优惠,我们当先分析银行此举的原因、目的、意义乃至影响,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反问:银行为什么优惠公务员?这样的优惠将有何种结果? 银行改制的目标是更“市场”、更“经济”,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商业银行在面对国内对手及日后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时,如何加强服务,如何改进服务必然是各家银行赢得竞争、屹立市场的制胜之道。因此,收年费也好,实行公务员个贷优惠也罢,银行势必以市场视角作出考量。假如把公务员等同高级经理视作银行的高端客户,假如把公务员的个贷优惠视作银行提高优质服务、改进差异服务的实际举措,我们的思考和理解是不是别有洞天? 一方面我们要求银行抛开包袱、丢掉垄断走市场道路,另一方面,对银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服务改革又颇有微辞,公众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态度和要求还真有点让银行无所适从。从银行发展的大环境而言,公众的反应、客户的要求是银行改革发展的风向标,从现在看来,这个风向标被“逆风”和“乱风”吹得不知所向。 功能同质性是银行业的一个重要属性,其表现是服务同质化,缺乏竞争优势。克服同质化问题,实施以顾客为中心的差异化战略,塑造各自的服务优势是银行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砝码。差异服务既有利于客户管理,又可以使银行集中资源,为优质核心客户提供最佳服务、实现最大效益。而公务员个贷优惠就是一种差异服务,它与给其他重要客户发放“金卡”、“银卡”一样,其实质是一致的——以差异化服务争取优势客户、高端客户。 因此,对于银行推出公务员专用工资卡,我们不妨多一些理解。当然,银行在推出改革措施时,在经济考量之外,是否也需要更多的关注公众的文化(改革切不可嫌贫爱富)、心理(顾及不同阶层的心理感受)等诸多因素,否则,也许结果会适得其反。 慧乐客服务咨询编辑提供 |
上一篇:从战略变革视角看中国银行业发展 下一篇:零售银行转型 |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