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学习“撤盘子的时机” |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00 | 浏览次数: |
![]() |
来源:日经BP社 作者:田中信彦 人们常说买硬件容易,学软件难。这句话对于当今的中国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尽管发达国家长年积累起来的“软性资产”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学会,但中国正在努力掌握这种软性资产。 “这份虾还要吃” 前几天与朋友去了一家广东餐馆、尽管并不是什么特别高级的饭店,但看得出来饭店对服务员的职业训练还是相当认真的。点了几个菜吃了一会儿后,朋友几个正在说笑之间,过来了一位女服务员。 “可以撤下去吗?”当时盘子里还剩有几只虾。 “稍等一下。我们还要吃” “好的” 说了会儿话,另一名女服务员过来。 “可以撤下去吗?” “稍等一下。我们还要吃” “好的” 正在畅谈时话题被打断,多少有些扫兴。几个人重新拾起话题继续谈笑,这时第3个女服务员走过来,脸上带着微笑,动手撤盘子。 “等等,这个我们还要吃呢” “啊,是吗” 朋友几个继续开聊,过了一会儿来了一位身穿黑色服装的女服务员。肯定又是来收盘子的。果不其然: “可以撤下……” “你可是第4个来问的了”,这次我们不由得苦笑起来。 出租车来了几辆? 前些日子到北京出差,住的是3星级的普通商务酒店。退房时服务员来房间拿行李,问到“要叫出租车吗?” 我心想服务还真不错。 “那就拜托了” “去哪里?” “○○大厦” 在前台结帐时,女收银员问道: “先生要叫出租车吗?” “要” “去哪里” “○○大厦” 结完帐走出大厅,门口的引导小姐走了过来。笔者暗想,肯定要问出租车的事儿。 “先生要叫出租车吗?” “要” “去哪里” “○○大厦” 走出酒店旋转门,门口站着服务生。 “先生要叫出租车吗?” “要” “去哪里” “○○大厦” 服务生向附近等待的出租车招手,把行李放进了行李箱里。这时司机问到: “先生去哪里?” 结果,虽然四个服务员热情地询问了我要去的目的地,但结果却没有一个人把这个信息传递给司机。 很明显,他们每个人都在努力试图做好,从中也能感到管理人员不断强化教育培训的努力,从态度上看他们也都做的不错,能够面带微笑,但是,却欠缺了一些核心的要素。。 “想像力”学习起来并非易事 欠缺的核心要素到底是什么呢?其实是一种姿态,一种缺乏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的姿态。我的服务的对象是谁?为什么这么去做?工作的目的是什么等等并没有真正理解。 比如前面提到的那家餐馆,我相信服务员一定有过相应的训练,比如说:“对客人吃饭的状况进行仔细观察,吃完后迅速撤下盘子”。当然这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服务员缺乏的是一种灵活的想象能力,例如,“在客人谈兴正浓时绝对不应打扰”,服务员间应该共享客人发出的“不要撤盘子”的信息。尽管大家都在认真执行餐馆的要求,却没有考虑客人到客人的真正需求和情况。酒店的例子也基本如此。 当然,即便是只按照服务条款 “照章办事”或者只是“学了些皮毛”,也比什么都不做强。能够在普通的馆与酒店看到这些变化,即使是表面现象,对于我这个和中国打了25年交道的人来说,说心里话也是感慨万分的。 对于今后的中国来说,真正地获得“软性资产”,并非轻而易举,但是非常关键的事情。这个想法在我的脑子里怎么也挥之不去。 慧乐客服务咨询编辑提供 |
上一篇:你把服务改造丢哪里了? 下一篇:王永:让客户从满意到感动 |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